为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讲好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近日,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邀请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宣讲团成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左岫仙老师、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团委副书记张馨之老师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张金沫同学,分别为学院教职工、学生、党员作了三场专题宣讲。

左岫仙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从中华民族历史主体的客观必然性、历史方位的极端重要性和历史环境的现实针对性三个方面,阐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新时代民族工作主线所具有的重大历史意义。宣讲既有理论的深度,历史的广度,又有对现实工作的思考,对教职工深入学习领会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张馨之以贵州近十年来的发展变化为切入点,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共筑中国梦的目标,阐明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并进一步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五观”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张金沫以“回望民族史,启航新征程”为主题,结合党中央在各个时期的民族政策理念,用典型案例阐释各民族在近代革命历程中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的伟大贡献,进一步唤起广大同学的中华民族认同感和家国情怀。宣讲会后,大家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把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传承好、发展好,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优异的成绩迎接二十大的召开。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还将继续以“文化润疆”特色志愿服务项目为纽带,依托学院学科优势及办学特色,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润泽各民族同胞的精神家园,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社会稳定和谐而努力奋斗。